找到相关内容6226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赵朴初答:听说有些国家的人民,人人都要出一次家,是吗?

      赵朴初答:缅甸、泰国等都有这个风俗,我国傣族地区过去也是如此。这并不是佛教规定的制度。这些地方一般儿童到七八岁时候,父母便送他们到寺庙出家,在寺庙中识字学经过僧团生活,过了一定时期可以还俗。出家时期最短的只有几天,有的几个月,有的几年。如果儿童时未出过家的,长大后总要有一个时期出一次家。这种临时出家的人并不受沙弥戒,与发愿长期出家的不同。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7/0621471073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何谓“念念菩提,步步无生”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这是解脱(梵语vimoksa)之后的法语,明心见性者,他的身口意三业,必然能超越善恶之心,远离对待之法,不受五欲(梵语panca kamah)六尘(梵语sad visayah)所染,自性光明自得,念念解脱,念念觉悟,对自己的心念一清二楚,丝毫不迷惑,一念一世界,一念一国土。见性的行者,一举手、一跨步,施为动作,皆亦解脱,无有束缚,念念与步步,于自性中皆无相无住,故名念念菩提,步步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334412242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经典常引述莲华,莲华到底有何意义?

    赞叹,喻为修行者,身处五欲六尘,而不受五欲六尘之所染污,而身心得以清净、解脱、自在是也。 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451212450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四十二章经说:‘若人有过自解知非,改恶行善,罪自消灭’。何以安世高来中国还二次命债,他有神通有修行,何以不自消灭?(池慧霖)

    问:四十二章经说:‘若人有过自解知非,改恶行善,罪自消灭’。何以安世高来中国还二次命债,他有神通有修行,何以不自消灭?(池慧霖)   李炳南答:改往修来,罪自消灭,经语不虚,但有时间性耳,偈曰:‘假使千百劫,所造业不亡,因缘遇合时,果报还自受’。此偈明言业不亡则受报,反言之,业亡则不受报矣。安世高者,虽知夙命,似尚未得漏尽,或是业尚未亡,急求了债,自动寻求偿还,期早解脱,并非如我辈业因成熟,

    李炳南

    |析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370113048.html
  • 法鼓山世界青年会将举行"舞动人生的希望"讲座

      台湾法鼓山世界青年会将于2008的9月27日在心灵讲堂举办“舞动人生的希望”讲座,由林睦卿女士主讲。   林睦卿,16岁时得了骨癌并因此失去左脚。但是,她凭着对生命的热忱和不轻言放弃的勇气,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成为了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。并在节目中挑战攀岩、溯溪;单脚环游世界十五个国家及大陆十四个省份;学舞蹈表演,成为“弦月舞集”的舞者,她说:“我的灵魂早已不受身体残缺限制,幻化为奔放的蝴蝶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讲座|青年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8/08471328669.html
  • 问:我只存心做个好人,何必信仰佛教呢?

    信不信,原是自由。若说要做好人,那就得选择一个伟大人物,作我模范,要遵照他的教言去存心行事,才能走上好人之路。这是说不受相当教育,怎能有相当学问?若没学问,虽是存心向善,因著不懂大道,一切行动,多半还是错误。古人说“天上天下无如佛”,论到人物伟大,只有佛是第一。古人又说“世间好语佛说尽”,论到教法周密,也是首推佛教了。你要想做好人,那就得请你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6321281432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听有一部分信者说,受戒者一定要素食,但是无素食,信者可以受戒否?

    李炳南居士答:既受不杀之戒,固不许直杀,从义理而论,凡涉间接杀,帮助杀,赞叹杀,教唆杀,以及制造杀因,制造杀缘等,俱不应为。不素食者,虽非直接杀生,而是间接杀生,且杀因杀缘,由之而起,故彻底讲,持不杀戒,总以素食为合法。‘无素食信者’一语,当系未有素食信心者之意?不受杀戒,而不素食,可暂方便,如受不杀,便是已生信心矣,自然可以请受,但受后贵能持耳。

    李炳南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8/09235189563.html
  • 问:定业和不定业是什么?

    业受不受报,有两种情况,即定业和不定业。有一种业是固定的,将来一定要受报的,称为定业。还有一种业是否要受报,或者报轻报重都不一定,那是不定业。判断定业和不定业,可以通过两种情况:一是看你造业的行为是不是故意的,如果是故意的,这就属于定业。反之,无意造的业力,譬如无意踩了一个虫,无意伤害了别人,虽然也造下了业,但这种业力是不定业。将来可能受报,也可能不受报,可能报得重,也可能报得轻。 还有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02677943.html
  • 重庆华岩寺招募义工通告

    增加自信 提升人格 广结善缘 促进和谐发掘才能 勇于承担 解行并重 自利利他 义工,又称为“志愿者”(英语 Volunteers),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,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,为改进社会而提供 服务、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。是指不受私人利益的驱使、不受法律强制,是基于某种道义、信念、良知、同情心和责任感,而 从事公共事业的人或人群。 重庆华岩寺弘法部成立于2005年...

    重庆华岩寺

    |华岩寺义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4/1801553911.html
  • 重庆华岩寺弘法部招募义工启事

    增加自信 提升人格 广结善缘 促进和谐 发掘才能 勇于承担 解行并重 自利利他 义工,又称为“志愿者”(英语 Volunteers),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,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,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、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。是指不受私人利益的驱使、不受法律强制,是基于某种道义、信念、良知、同情心和责任感,而从事公共事业的人或人群...

    华岩寺弘法部

    |华岩寺|义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5/1634174017.html